相较于渔船码头那边老鱼头这种个体户,渔站的收购价要低一些,不过他们会补贴粮票,因此总得算下来也不亏。
周大军以为韩远征说的是渔站,在心里记了一笔后,还是摇了摇头:“这么大的一艘船,就算只装了九分满,起码要两个渔站才吃的下。”
“眼下都改革开放好几年了,你就不能多想想别处?别总是冷冻船、渔站的。你嫌弃渔船码头那边的个体户收购量太小,你就去找别的地儿,跟人家工厂、学校联系一下,定期卖鱼给他们呢?”韩远征也无奈了,他不懂销售渠道那么多,周大军怎么就非要跟国家办的点死磕呢?
“那得多麻烦呢。”周大军一听这话,顿时就头疼不已,他是典型的老渔民,闷头捕鱼的那种。要是让他去跟人谈生意,找渠道推销海产品,这简直比杀了他还痛苦。尤其,别看他跟韩远征聊天没啥问题,可那是因为他们熟得不能再熟了,换个陌生人,他一准打磕绊。
“麻烦也得做。或者这样好了,你们几艘船的老大合作一下,找个能耐点儿的人,帮着联系出货的渠道,再把出海时间都错开来,起码每周都要有货送到。”
周大军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转而他又摇头了:“依着大队长你这个说法,那还真是要找个能耐点儿的人,一般的人可没这个本事。可问题来了,这么能耐的人,他凭啥听我们的呢?”
这次,却不是韩远征开口了,忙活半天终于将鱼都弄出来的韩远洋像看傻子一样的看向周大军:“你们出钱啊!比如他卖出一百公斤的鱼,你们分他多少钱,看在钱的份上,人家肯定愿意干啊!再说都不一定要在队上找,你找个县里大厂子的职工,或者爹妈在厂子干活的那种半大小子,让他给你牵线搭桥,反正卖出多少,现给多少钱,你又不怕他搞鬼的喽!”
“对哦,这法子不错!”周大军恍然大悟,“我明个儿就把几个老伙计唤到我家里,仔细商量商量……咦?许大娘?秀红?”
就在他们说话间,刘秀红婆媳俩赶了过来。
见周大军也在,她俩还挺纳闷的,不过许婆子的心思都在鱼上头,冲着周大军摆了摆手,她就去看鱼了,盘算着先要个五十斤,回头再看情况添点儿。
别看五十斤鱼挺多的,实则不然。鱼跟肉是不同的,鱼拿回家后还得杀了清洗,净鱼的份量可比不上活鱼。好在,用鱼做菜还是能凑出好几盘的,什么鱼头汤、炖鱼肉、烧鱼尾等等。五十斤的话,假设摆个十桌酒,每桌大概能摊上四斤多点儿,差不多就是三个荤菜了。
许婆子还瞧见有些小鱼,忙道:“这个也给我吧,能弄个鱼酱,鲜着呢。”
韩远洋都依她,忙着拿鱼装鱼。
一旁的刘秀红也跟她大姐夫聊了两句。
周大军倒是没提海货销售渠道的事儿,而是拿手里的鱼晃了晃:“你大姐嫌冻鱼味道不好,非要我来买鲜鱼。”
刘秀红笑道:“那也是大姐夫疼我大姐。对了,小军媳妇也快生了吧?我算着快了。”
“是快了,不过我肯定赶不上了,过两天就出海。等我回来,吃满月酒还差不多。”
那头,许婆子看韩远洋都开始装鱼了,又恰好听到这话,忙接口道:“大军啊,我可羡慕你家我大妹子了,她年岁比我还小了好几岁。瞧瞧,这大孙子小孙子的,日子过得多好啊!”
“许大娘,你家不也大孙子小孙子的?”周大军笑道。
“那可不一样,我家还有个国庆到现在还没结婚呢,我都不知道啥时候能看到他家的娃儿。再说了,年前吵得那么厉害,什么政策什么计划的,万一他正好轮到了,可咋办呢?”
“国家的政策咱们肯定是要遵守的,随缘呗。再说大娘你想想,不管咋说,连外的算进,起码你家孙辈得有四个吧?我家就我俩兄弟,估摸着下一辈也就这俩了。”
几人随口聊了聊,因为天色已经晚了,倒是没多停留,很快就散去了。
韩远洋背着装了五十来斤东西的大篓子跟着许婆子往许家老屋走,刘秀红也在,本来她是没必要走着一趟的,这不是还要往婆家那边接孩子去吗?好在,路途也不远。又片刻后,刘秀红就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家里。
他们回程的鱼不算特别多,可就算这样也有百来斤了。撇开卖掉的不提,还有几十斤呢。
等刘秀红刚回到家,就看到二姐在门口杀鱼,一问才知道这是韩远征拿来的,分了她们姐俩差不多十七八斤的鱼。
二姐笑得格外灿烂:“等着,饭就好了,我再烧个鱼,马上就能美餐一顿了。”
“杀自个儿抓来的鱼就那么高兴?”刘秀红可记得她二姐刚才还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转眼就那么乐呵了,不免有些纳闷。
“咋了?敢情你还想看着我每天拉着个脸教训你?”
“呃……我去看个火。”
见妹子落荒而逃了,二姐才笑着撇了撇嘴。她才不会告诉妹子,刚才韩远征告诉她,已经教训过那不知轻重的蠢弟弟了,让她放心。
这话要怎么说呢?她是挺放心的,不过比起放心,一想到船上那皮小子挨了教训后那蔫头蔫脑的样子,她这心里哟,咋就那么高兴呢?
等饭菜都上了桌,刘秀红又跟她说起了方才碰到大姐夫的事情,也提了大姐夫的弟弟家快添丁的事儿。本来,这事儿跟二姐的关系不大,毕竟又隔了一层,她离得也远,没的说哪家有个喜事都得到场的。可这不是二姐如今住在她家里吗?一个村子的,到时候肯定得去看看。再有就是,过几天许家的喜事,二姐也不能不去。
可去了还得随礼,还不能光拎条鱼。
“我这儿还有早先买的红糖,到时候分半斤出来包好送过去就成,红糖补身子。周小军媳妇还教过我怎么快速织网呢,我得谢谢人家。国庆那边,我原就准备了喜钱的,二姐你不然买十个鸡蛋送过去?”
这礼是门学问,轻了不成重了一样不好看。
二姐想了想,拍板决定:“周小军媳妇生孩子,我跟你送一样的。你小叔子结婚,我回头问问大姐,跟她送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吃元宵了吗?-0-
第062章
接下来几天里,小渔船又出海了两次。
这是因为眼下公社也好, 队上也罢, 暂时都没什么要紧事儿。也是天公作美,连着好几天都是大晴天, 最好的是, 刘秀红看日历,这几天都还行,哪怕不是宜出海捕鱼的,起码也不是忌出海捕鱼。她也不贪心,即便出海没什么收获也无所谓, 平安顺遂才是福。
而在这两次里,一次刘秀红看好了地方,随便寻了个借口撒网, 满满当当的捞了一网鱼。而韩远征也似乎想到了什么, 赶紧接过网子, 以最快的速度捞了两网。就这么不到半个小时里, 鱼舱就已经满了一半。之后就更顺畅了, 也因此这天他们早早的去了县城里。唯一不太幸运的是,可能上午把好运用光了, 回程的时候费了半天劲儿,才捕了不到三十斤的鱼。
还有一次, 刘秀红全程没吭声,好在有韩远征这个老手在,倒是不愁捞不到鱼, 无非就是多费了点儿时间罢了。
终于,在两次出海后,正月十八这天到了。
刘秀红早早的起身洗漱,没管俩孩子,横竖有她二姐在。她只匆匆赶到了许家老屋,跟婆婆、小姑子一起忙活了起来。
许家的亲戚也不少,许婆子提前跟人打过招呼,差不多就在刘秀红到了没多久,其他大嫂大娘也相继赶到了。他们预想的是摆十桌,许家的院子肯定摆不下,好在许家这边离晒渔场很近,就索性安排在了那头。至于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物件许婆子都提前跟人家借好了。
基本上,刘秀红要做的也就是忙灶屋的事情,她的厨艺还算不错,毕竟嫁到许家以后,家里不愁吃喝,她自己也不忙,有的是工夫琢磨吃食。因此,许婆子安排她和另两个大嫂,一起在许家灶屋里做饭菜。当然,就她们仨肯定来不及的,还有相熟的人家灶屋也借了出来,一样有人在帮忙操持。
村里遇到喜事都是这么做的,谁也不会说什么。况且到时候要有剩下的饭菜,也会给这些来帮忙的人,大家自是乐得帮衬。
至于像迎新娘子之类的事情,那就愈发跟刘秀红没什么关系了。
说白了,小渔村这边还是迷信的偏多,要不然当初周小军结婚时,刘秀红也不会故意避开了。像今个儿许国庆结婚,她作为许家的儿媳虽然过来帮忙了,却也注意不去沾场面上的事儿,免得回头落人口舌。
幸好,许婆子还是很能耐的,将喜事操办得妥妥当当的,从头到尾没出一点儿岔子。
等差不多忙完了,刘秀红也没出去吃,她知道二姐肯定跟大姐一起,带着几个孩子坐在外头,所以很是安心的扒拉了些饭菜,待在灶屋这边吃。正好,赶紧吃完帮着收拾妥了,她也好回家照顾孩子。
及至半下午了,刘秀红才拎着许婆子给她额外盛放出来的饭菜,回到了家里。彼时,二姐自然早就回来了,她是客人,没的上赶着过去帮忙的,再说杰杰太小了,她可不放心让她那粗心的大姐帮着照顾。
看到妹子回来,二姐忙接过她手里的东西,给她倒了水:“先喝口水歇歇,瞧把你给累的。”见妹子接了,才又道,“豪豪跟航航出去玩了,杰杰早先闹够了,这会儿困得不行,我给抱里屋睡觉了,咱们晚上怕是有的熬了。”
小孩子白日里困得多了,晚上铁定睡不着。可他都困成这样了,又不能不让他睡,所以也只好大人辛苦一点儿了。
刘秀红坐下来喝口水缓了缓,这才问二姐:“今个儿这喜事办得怎么样?我没晒渔场那边,二姐你跟我说说呗。”
“知道你忙。”二姐也跟着坐了下来,边想边说,“应该来说还行吧。”
“为什么这么说?”
“就办的席面来看,你婆婆算是下了血本了,不说样样都好,起码每桌都有五个带荤的菜,凉盘啥的也都挺好的。就是吧,后头接了新娘子过来,你是没看到,我感觉吧,那姑娘是个不好相处的。”二姐边回忆边小心措辞,“你婆婆给她下了多少彩礼?她看着不像满意,而且陪嫁几乎没有。”
“二十块的彩礼钱。”刘秀红略过了赔偿金没提,毕竟那过去很久了,现在再提没意义。
“那也不算少了,你那会儿才给了十块吧?妈给你做了身新衣裳,又给你打了两口大木箱子,剩下的钱全叫你带过来了。”二姐摇了摇头,“我看那新娘子,除了身上的衣裳是簇新的,再就是陪嫁了一对搪瓷缸子,别的啥都没有。”
这搪瓷缸子,要是搁在六七十年代,绝对是有钱也难买到的好东西。
然而,现在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了。随着改革开放,那些原本需要票证甚至还要连夜排队才能买到的紧俏日用品,如今随便花点儿钱就能弄到。当然,像韩远洋心心念念的自行车、收音机啥的,肯定还是难弄的。可搪瓷缸子的话,渔船码头旁的小集市上就有的卖,依着大小或者图案不同,售价也不一样,但不贵就是了。
刘秀红不清楚内情,因此只道:“兴许人家也装了钱过来呢?挺好的,过日子处处都需要钱,兜里有钱人也有底气。”
这倒是。
二姐点头表示赞同,也就不再想别人陪嫁的事儿了,转而说起了新娘子给她的感觉:“我看许国庆配不上人家,那俩人站一块,就感觉许国庆缩头缩脑的,还不如人家新娘子爽快。”
“二姐,你刚还在说人家看着不好相处呢,这会儿又说她爽快。”
“人看着是大大方方的,哪怕今个儿是她结婚的日子,我看她都不露怯。可这人吧,总感觉有些精明过了头,我看你婆婆这回是失策了,娶错了媳妇。”
刘秀红想起许婆子不止一次的在她跟前后悔不该说那家的,尤其是中间对方好几次反悔,又要加钱又要买东西的,深以为她二姐还是挺会看人的。可这些事儿吧,不好由她来说,因此她只笑道:“好相处就多相处,不好相处就少碰面。横竖我已经分出来单过了,没事也不会往那头去。等豪豪再大一点儿,我送他去上学。杰杰嘛,实在不行我带他上船去。”
提到了孩子,二姐忽的想起一事:“你不说我还真就给忘了。那啥,大姐跟我说,航航今年九月要去上学了,还说咱大姐夫的一个堂哥家的三小子,今年也一起去。她让我问问你,要不要让豪豪也去,虽说年纪是小了点儿,可好歹有个伴儿,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这年头,孩子上学还没个定数。年纪小的,六七岁就上学了,年纪大的,九岁甚至十岁才念一年级的也不是没有。其中,小女孩上学相对会早一些,因为坐得住不闹腾。小男孩的话,尤其是那种皮得要命的,不会那么早上学,反正搁家里也不用大人操心,一般就随他们去了。
刘秀红想了想,到底还是摇了摇头:“再等一年吧,豪豪翻过年是虚岁六岁,他还太小了,我怕他坐不住惹了老师的嫌。再说了,年纪那么小就上学,回头跟不上,还不得越学越丧气?”
“也对。那行吧,反正我家橙子也没上学。他俩一个年纪,就算小学没在一起,上初中总能碰面的。”
公社里小学多初中少,高中更是仅有唯一的一所。因此,小孩子们只要继续往上念,最迟高中肯定能碰面的。
姐俩聊了一会儿,也就各自忙活去了。别看她们家里的活儿少,船上的活儿却是多得很,当初刘秀红搭伙的时候也保证过了,织网补网全是她的事儿。毕竟,总不能一面吃分红,一面让韩远征再花钱请人去织网补网吧?事实上,勤快些的,想要赚外快也挺容易的,以前是想着渔民家里都有女人帮着织网补网,却没料到承包以后,出海的次数愈发多了,渔网坏得也更快了,很多家里女人来不及补网,就会出钱请队上其他人帮忙,倒是让一些没能力承包渔船的人家添了个进项。
其实,自打队上开始允许个人承包渔船以来,队上人家的生活明显就好了一截。
搁在以前,因为是公开的船只,最多也就允许顺路带人一程,别的肯定是不行的,尤其像买些东西回来贩卖之类的,那是严重禁止的。可自打承包渔船后,因为属于个人了,哪怕是几个人一起合伙承包的,那也跟公家没啥关系了。就有那头脑活络的,买些别地儿的东西,拿回来队上卖,一进一出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不过,也就是这几个月吧,以前经常来各个小渔村的私人商船没了踪影,想来是因为生意不好做了,改去别地儿了。
刘秀红隐隐觉得,世道怕是真的变了,搁在以前是所有人吃一样的饭,拿一样的钱。可往后,只怕有些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路越走越宽,反之……
她没办法改变世道,能做的也就只有让自己尽快的适应这个飞快发展的社会。
改变自己,才是最简单且可行的。
就这样,在许家办完了喜事后,刘秀红和二姐再度出海捕鱼。不过,这回倒是稀罕了,没等渔船出港,大姐刘帅红就匆匆赶来,一见他们还没走,顿时高兴的摆手:“等一等,你们捎我去县城里好不好?”
等大姐上了船,都不用人询问,她就自个儿全说了:“我弟媳快生了,婆婆叫我去买只上好的老母鸡来,再看看有啥补身子的,能买就多买点儿。我不耽搁你们,你们捎我到码头,不用等我回来,我有同学在那边,住一宿明个儿再找船回来。”
她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意见。
倒是刘秀红纳闷了:“大姐你有同学在县里?”
“有啊,我当初挺要好的一同学,后来不是嫁到了县城里?就县里那个百货大楼,她在里头卖电器呢。”
这话一出,可把一旁的韩远洋给激动坏了:“周大嫂你还有同学卖电器的?能弄到不要票的自行车、收音机不?我买!”
大姐刘帅红懵了一下,才道:“收音机应该是可以的,自行车……不算电器吧?不然回头我帮你问问?这个我可不敢打包票。”
“成成,你帮我问问啊!要是有电视机就更好了!”韩远洋激动的直搓手,赶紧又添了一句。
“电视机啊?那肯定没有,就算真有也早就被人截胡了,不用问。”
韩远洋:……
噢,那就没办法了。
第063章
看得出来韩远洋对电视机爱得有多深沉了, 不过这玩意儿如今还是稀罕东西, 只怕县城里也不多见, 真想要买的话, 哪怕不去南方,估摸着起码也得往市里去了。
幸好, 韩远洋似乎是被打击习惯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心情挺不错的瞅了两眼刘秀红带上船来的背篓,盘算着今个儿吃点儿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