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236节

初唐峥嵘 狂风徐徐 7077 2024-09-08 16:29

  裴世矩加重语气道:“此事已然不仅关系李德武一人,更关系裴门,甚至河东裴氏西眷一房。”

  裴淑英沉默片刻后问:“他会作甚?”

  “他能作甚?”

  裴世矩在心里苦笑,难道这次不是报复吗?

  虽然至今还不知道女儿是怎么发现的,但裴世矩能确定,必定是李善做了手脚……这种事不需要去寻找证据,自由心证就足够了。

  眼光实在独到,手段也堪称了得。

  自己此生唯此一女,爱若珍宝,丈夫流放十余年,坚持不嫁,自己也不苛责,丈夫回京,抛妻弃子,自己也能容忍。

  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女儿而委曲求全。

  的确如此,李善不知道裴世矩本人的弱点,但很清楚裴家的软肋在哪儿?

  不管李德武品行如何,终究这次是你裴世矩出手,既然敢出手,那就别怪我捅这一刀……你为了女儿幸福出手,我就要让你后院起火!

  但能坚持十余年不嫁,甚至不惜持刀断发,说明裴淑英性情刚烈,一旦知晓内情,这对夫妻这一辈子就算不合离,也必然同床异梦,再无夫妻情分。

  看似平静的裴世矩实则在咬牙切齿,李善,李善,老夫如今年近八旬,子侄辈皆庸庸碌碌,怎么敢就此撒手人寰,而不先解决你呢?

  远在河东北部的代县,经历了十多日的手术护理之后,李善已经返回了代县……在那边实在是受够了冷言冷语。

  不过李善也能理解,自己是战后才赶到马邑建伤兵营,但在报功奏折中名列前茅……这让将士们如何不心生怨恨。

  李高迁早就回了雁门,高满政几次削减后勤供给,刘世让在一段时间的关照后突然态度大变……李善自然知晓为什么,这老头性子太倨傲了,自己已经竭尽所能,但刘世让还是很不悦。

  可能在刘世让想来,自己给你脸,你居然敢不接着?!

  这是不给我面子啊!

  李善也不多说,第二天就带着护兵回了代县,不少伤员他原本想带回来照料,但高满政不许,李善也没多说什么……还真当我是仁义为先啊!

  而且代县这边千头万绪,还有无数事等着李善呢。

  回到代县,李善第一件事是去查看秋收,说的不好听一点,自己领着亲卫下了六天田,还组织青壮轮流帮着抢收,如今三千民夫返乡……从收益角度考虑,自己也必须去露一面。

  当然了,李善没这种龌龊的念头,都是马周鼓动的。

  砖厂虽然因为抢收导致停工,但等秋收结束之后,十里八乡很多青壮听闻此事,主动赶来帮忙,修建速度很快,齐老三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内,十座砖窑。

  “郎君,先生来信了。”周氏小心翼翼的将信封放在桌上,随手换了杯热水。

  拆开信快速浏览一遍,李善嘴角挂起一丝笑意,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凌敬原本还找不到放出流言的机会,正好乘着这次刘世让让功一事浑水摸鱼。

  太子李建成居然还在东宫公然赞誉李德武……没想到去年山东战事,你也有举荐之功呢。

  李善强自压抑笑意,视线落在信的末端,凌敬用嘲讽的口味提到,李德武最近几日都没去县衙当值,据说裴家后院最近不太平。

  从来到这个时代,弄清楚大致处境之后,虽然原身在内心深处对李德武抱着强烈的恨意,但李善知道,拦在自己面前的并不是李德武,而是裴世矩,是河东裴氏。

  在长达两年的磨砺之后,有了些分量的李善与这个庞然大物之间的纠葛终于拉开了序幕……虽然如今,仅仅只是裴世矩一人。

  赴任代县之前,李善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也做了充分的安排,而这次将裴家马蜂窝捅落,是送给裴世矩的第一份礼物。

  不过,凌敬这封信不仅仅提到裴世矩那边。

  苏定方出任左卫中郎将,算是正式出仕了,李善也知道苏母的心思,而且这样的名将……实话说留在自己身边用处并不大。

  如果能守住马邑,突厥进犯河东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守不住马邑,李善在代县的谋划劝都将成为泡影。

  总不可能让苏定方去马邑吧?

  还不如留在京中,算是自己的一道后手。

  李善沉吟片刻后,心思转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上。

  刘世让再次封爵,但不是原先的弘农郡公,而是宜阳县公,赐庄园一座,田地百亩,男女仆役三十人。

  这些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虽然有宰辅正式提议复设代州总管府,但圣人李渊不置可否……刘世让未必能将代州总管揽入怀中。

  思索良久后,李善丢下了信,罢了罢了,反正自己和刘世让以后也不怎么打交道。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主观能动性

  天气已经渐渐凉下来了,起床的时候外间都没有大亮,出去兜了一圈后李善坐在桌边,心里想着,代县这地方看起来破败,但实际上却很有点资源。

  交通便利,占据李唐、突厥交流的主要通道之外,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自古以来,铁都是政府管制的,就算是后世也大抵一样,但这个时代的煤却不是。

  还没有经历过疯狂的挖掘,大量的露天煤让李善大开眼界……脑海中翻出了很多很多东西。

  或许,自己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有时候李善也会暗自琢磨,自己这个穿越者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呢?

  太子李建成没能揽平定山东之功,如今在与秦王府的夺嫡之战中没了历史上的咄咄逼人,虽然罗艺比历史上更为跋扈。

  平阳公主没有病死而且执掌北衙禁军……如果李世民再闹一出玄武门之变,成功几率就不太好说了。

  毕竟玄武门之变的关键并不在玄武门,而是李世民渗透入宫城的势力成功控制了圣人李渊以及那几位宰辅……而这方面,正在北衙禁军的权责范围之内。

  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善主观想去做的,换句话说,都是被动的……当然了,让李白、杜甫、贺知章、小李小杜在历史上的星光略微黯淡,这也是被逼的。

  李善主动做的其实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专业,所以有了医护兵的提前问世,其二是生活,红砖、火锅、炒菜都被他带到了这个时代。

  周氏端来热气腾腾的汤面,又端来两盘菜,李善看了眼不禁哑然失笑,这也是自己带来的变化啊。

  古代秋冬季节蔬菜很少,毕竟没有大棚,也没有土豆、红薯这些易于储存的,顶多是大白菜……现在称为“菘菜”。

  李善对肉食并不挑剔,甚至在外人看来,更喜猪肉有点上不得台面,但习惯了蔬菜……前年去年已经是忍无可忍了,今年他在这儿捣鼓了韭黄,又让周氏做了豆芽。

  韭黄、豆芽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新鲜玩意,今天周氏炒了一盘韭黄鸡蛋,一盘清炒豆芽,用以佐食。

  哈欠连天的马周坐在对面,拿起筷子就吃,嘴里还嘀咕,“拔根移植,不见天日,居然还真的成活!”

  嗯,这两样都是不需要见天日的蔬菜。

  李善没搭理,自顾自吃着面条,实际上这个时代的人吃面食已经比较多了,但主要集中在中上层,低层民众很少吃,一方面是因为价格不划算,另一方面是因为麦毒。

  前段时日李善亲自下田秋收,晚间吃面食还被乡间老者劝阻……实际上麦毒是割麦子时候接触麦穗患上的皮肤病。

  “听说朱八回来了?”

  李善吃碗面,擦干净嘴,才慢条斯理的回答道:“昨晚回来的。”

  “圣人……”

  “尚不知晓,留了杜晓在长安。”

  对于李善对代县提出的全盘计划,马周有的赞同,有的摇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件事不能也不可能瞒得住,必须得到上面的点头……至少是私下的首肯。

  这个上面,有两个人,一个是明面上的李渊,另一个是暗地里的李世民……关于这方面,李善并没有向马周隐瞒,毕竟他的政治观点,对于马周、凌敬、苏定方并不是秘密。

  朱八这次就是奉命回京送信,一份由杜晓送到了平阳公主府转呈李渊,一份由凌敬转呈李世民。

  李善默默坐在那儿,等着马周吃完,“走吧。”

  马周这段时日累得很,陪着精力旺盛的李善东跑西奔,不禁牢骚道:“若不许,岂不是白费功夫!”

  “必然许之!”李善平静而信心十足的如此答复,越了解代县,他就越觉得李渊会点头,虽然肯定是私下的。

  马周顺口就跟了句,“某早就说了,你擅医术,长于诗文,但最善媚上!”

  看李善扫了眼过来,马周耸耸肩,“宜阳县公原话。”

  李善脸一黑,那日启程离开马邑,刘世让的确这么说。

  也不知道这老头怎么想的……李善回代县途中曾经细细想过,刘世让当时的神情有些怪异,嫉恨、羡慕……好吧,就是羡慕嫉妒恨。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李善这次为刘世让扬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马邑大捷,刘世让首功,而李善也借此再次名噪长安。

  功劳,谁都能立。

  但如此品行,不愧以莲喻己,堪为君子。

  两人出了门,轮值的朱石头、范十一带着亲卫跟上,一行人趋马出城,绕行东侧,在一处小山停下。

  “郎君,就是这儿了。”早就在这儿等候的齐老三远远吆喝。

  李善下马登山,在齐老三的指点下转了个圈,“有把握吗?”

  “绝无难处。”齐老三自信的说:“只是耗费人力,一时间没那么多人手。”

  “不急,慢慢来。”李善笑道:“若是能成,记你一功。”

  身后的马周这时候才明白过来,扯了把李善的衣袖,“怀仁,虽本朝不禁采铁矿,但实际上……”

  “名义上少府辖之。”李善诧异问:“难道你不知晓,年初圣人废少府。”

  唐五监为国子、少府、将作、都水、军器,李渊登基沿袭隋制,设少府,不过就在今年三月,废少府。

  所以,名义上铁矿采买是受少府管辖的,但实际上少府都没了……只需要缴税,那就能采矿。

  事实上,这方面李善特地在赴任前仔细问过,得到的答复让他瞠目结舌……不仅是铁矿,铜矿那都是可以的!

  要知道唐朝不比明清,白银实际上基本不流通,货币是以铜钱为主的……铜矿都可以随便采,李善遗憾的想起,前世高考时候老师根据自己的分数建议报矿业大学来的。

  唐朝初年,各种政策、机构权责相当的混乱,当然了,这对李善来说是好事……呃,如果刘世让真的就任代州总管,李善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但现在,李善是有很大自主权的,特别是在代州这种没有什么强势豪族的地方。

  李善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去,去年将齐老三收归门下,就是因为这货早年做过旷工,后来又做过铁匠,算是个内行人,而李善前世可是没接触过这行的。

  再次趋马将近一个时辰,李善在一个山谷外驻足,七八辆马车正沿着小道往外。

  “一直没停过?”

  “是。”范十一在一旁低声说:“每日约莫三趟,筛选后都送到庄子后一处储存,每日用量不大。”

  露天煤矿,采来的煤渣煤块都是要筛选后才能用的,这方面主持庄子的周二郎、范老三专门安排了人手。

  李善点点头,心里盘算,反正自己又不打算打制兵器造反,距离不远的一处煤矿,加上一处铁矿,已经足够了。

  来到这个时代两年多了,李善从一个毫无分量的棋子,一步步走到现在,朝中有援,圣人青睐,对平阳公主有恩,暗通秦王……如今有了代县这块地盘,他终于开始,主动要做些什么了。

  以商事盘活这座城市,这只是手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