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玄清卫

第827章 勇士

玄清卫 剑如蛟 3141 2024-06-30 13:56

  皇宫,福安宫。

  杨束现在知道为何杨家每代皇帝都喜欢待在福安宫里了。不是都喜欢泡温汤,而是因为有不得不泡的理由。

  这才和“赤”融合没多久,杨束已经感受到一些煎熬了。还是初期,那种疼痛还并不难以忍受,但却是无休无止根本没有间断,这很影响他的休息更影响他思考。

  有时候想要偷懒睡个懒觉,但“赤”就会教他什么叫做“勤勉”,一顿如浑身被抽髓的恐怖经历之后他就不敢再偷懒了,勤勉成了他现在牢记在心的“习惯”。

  如今只有在福安宫的温汤里杨束才能久违的感受到一丝松懈,不必因为身上的苦痛而影响到他,甚至他能在温汤里轻易的入睡而不是在床上辗转难眠。

  福安宫的温汤中有一整套为皇帝浸泡时办公的东西,比如说可以稳稳浮在水面上的桌子。

  休息可以休息,泡在温汤里也可以,但是不能放着事情不管,可以一边泡温汤一边办公。

  此时杨束就是半躺在温汤中,手里拿着一份下面人才送来的一份铜条。是玄清卫照例送来的关于皇城最近民间异动的内容。一般而言都是些风言风语之类的传闻,若是皇帝觉得感兴趣下了旨意,玄清卫就会着重调查。类似于一份皇城民间风声的晴雨表。

  “有意思!他倒是真的有文采,单是诗词一道在国朝里也能算得上一流的那一小撮人了。”杨束还在和“赤”的融合初期,所以他泡在温汤里暂时没了苦痛,心情不错,看到铜条上的趣事脸上泛起笑容。

  不过杨束的话却无人应答。周围的宦官低眉顺眼却不敢抬头,也不敢随意接话,像是影子一般佝偻在各个角落。

  这种孤独感不是才有,杨束也没有办法消解,他身上的“赤”不能让旁人知道,仅限于在场的这些注定会给他陪葬的宦官晓得,就连他最信任的谋主也没有知道“赤”的资格。所以温汤中能和杨束随意聊天的人是不存在的。

  这种孤独杨家的每个皇帝都要承受,只有在弥留之际,枫红山庄的人才会来,就像之前的杨修胜,到那时候孤独感或许会消减几分。

  目前杨束只能独自承受。

  让杨束感觉有意思的是铜条上的一首诗,作者是杨束认识的人,玄清卫的一个千户官:沈浩。

  还在当皇子的时候杨束就听说过上沈浩的名声,不但屡破大案,并且杀戮果敢能成常人不能成之事,是靖西地界上玄清卫里的大红人,深受靖西镇抚使姜成的喜爱,同时也备受指挥使庞斑的器重。

  这还不算完,这个沈浩还是文人圈子里颇有名气的文豪,虽然作品只有几首诗词,但并不妨碍他受天下文人的认可。

  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杨束也不得不肃然起敬,他虽然不好诗词一道但却能分辨好坏,这首词一出,不说冠绝当代,但至少是那些还活着的文豪们是没有能拿出来与之一较长短的佳作的。这也是为何区区几首诗就能让沈浩被人称为文豪的原因。

  在之后沈浩就没有诗词面世,外面不少文人在翘首以盼的同时,也因为沈浩本职是玄清卫而不混文人圈子,被一些人认为是“才尽”极尽嘲讽。这些风闻杨束也是听说过一些的。

  再看看如今手里铜条上的这一首新作,杨束都为那些说沈浩才尽的人脸痛。

  “当真是好诗啊!前线的将士的确真的是太苦了,这次战事结束定要好好犒劳犒劳他们。哎。”

  杨束叹了口气,坐起身来,招手让边上宦官伺候自己书写,然后提笔将铜条上的诗抄录下来:

  风萧萧兮江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或许是有之前那则故事作为铺垫,杨束越读这首诗越是能感觉一幕幕清晰的画面在他的脑海里呈现。

  鱼池,一个并不大的兵站,却在战争初期承受了蛮族狼骑的反复攻击,一个个年轻的靖军士卒在抵抗这些攻击的时候失去了生命,甚至尸体都残破不堪。最后只能将一具具残肢断臂一起收拢,然后合葬一处,最后立碑纪念。

  杨束没有上过战场,但他也有一股热血在心间,加上这首诗的悲壮渲染,让他更是胸膛倍感火热。

  正是这些不怕死的勇士,靖旧朝的天下才能固若金汤!

  杨束的字一般,不算好但也不差,放出去能见的人。但算上他如今的身份,那他的字就不一般了。

  “将这个送到鱼池兵站,找人刻在鱼池的那座石碑上。若是石碑小了,那就另再起一座。然后让兵部开始草拟特别抚恤方略,这次仗打得漂亮,但死了太多靖旧朝的大好儿郎,加重了安抚。

  还有,给户部去条子,让他们也参与到特别抚恤的草拟当中去,这个要给兵部通一下气......”

  和杨坚的有条不紊不同,杨束的思维比较跳脱,他喜欢想到就做,而不是先制定计划然后严格执行。

  这样有好处,那就是方略灵活,可以根据事态变化随时更改,或者推出新政。而缺点就是斟酌的时间太短,不能详尽周到容易出现问题,也容易闹笑话。

  但杨束有自己的兜底方法,那就是他的每一个命令发出去之前都会由他门下以前的那一群谋士帮他把关,也就是如今的中书院,他的谋主,暂时领着中书院院主的职务。

  中书院是杨束新设的机构,或者说是他新从左相府抽离出来的一部分职能。以前的中书院是在左相府的指挥下辅助左相办差,并且针对皇帝的各项旨意进行分析和查漏补缺。可现在的中书院已经跟左相衙门完全没了隶属关系,成了一个横在左相府和皇帝之间的存在。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杨束在故意消减左相府在政务方面的影响力,而且这绝对只是一个开始,等到皇帝将各方面都捋顺了之后,左相衙门很可能还会继续被削弱。只不过会削弱到什么地步,除了杨束之外,旁人根本猜不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