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114节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骨生迷 7364 2024-06-30 11:07

  …………

  府学放了年假,翠微这边,沈翠也不拘着学生们了,让他们若想回家过年的便直接回。

  卫恕和卫奚去年为了下场就没回家过年,今年如何都得回家一趟了。

  梅若初也是出来游学后一直没回弘乐,该亲自去给待他如亲子的老山长拜个年了。

  于是年关将近时,书院里便只剩下崔斐和穆二胖了。

  崔家是大家族,逢年过节也有不少事儿,到了腊月二十五,崔斐便也被召回家去了。

  尽管日常热闹的书院里此时显得格外冷清,但穆二胖丝毫不敢懈怠,因为等过完了年,开春就是他回县城考县试的时候了。

  第一百三十章

  去年老山长整理过各地的县试卷子,都用寄信的方式送到了翠微。

  书院里其他人都全部写了一遍,但当时穆二胖五经还没学完,虽能确保学过的都会写,写出来的都对。

  但劳不语怕揠苗助长,就只给他做了一部分,其余还有好些没做。如今正好拿出来当模拟考卷用。

  沈翠也在书院里找了间耳房用作【模拟号房】。

  穆二胖想象力没有卫恕高,【模拟号房】效用发挥的一般,不会让他生出真以为下场的错乱感,但也会让他的专注值拉满。

  就也是为了让他这未下过场的,提前适应一下那种高压环境,锻炼一下心理承受能力。

  他一天写一份卷子,写完当天由劳不语评奖,而后第二天一早再接着模拟考。

  一个年还未过完,老山长整理的那些县试卷子就都让他写完了。

  这样的模拟了好几次考试,穆二胖的卷子放到一处,长短处就都表现的很明显了。

  劳不语十分欣慰,那么些个帖经、墨义题,他都没有做错,显然过去这三年,已将四书五经背诵得烂熟于胸。

  而卷子上的经义题——也就是以经书文句为题,考生另外写文章,用自己的话来阐明其中义理,用沈翠的认知来解释,就是类似阅读理解的题目,穆二胖也写的头头是道。

  这方面的功劳也不是劳不语一个人的,因为这种考个人理解的东西,各家自有所长,说是百家争鸣也不为过。

  穆二胖的进度虽然不如书院里其他人,但是其他少年人讨论的时候愿意带着他,分享给他——他们的眼界在进入府学之后,可非昔日可比,越发开阔了。

  尤其梅若初这小老师,有一些对现在的穆二胖来说比较艰深的东西,梅若初都是十分耐心地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

  所以穆二胖的经义写的格外好,颇有采各家之所长的风范。

  但穆二胖到底开蒙晚了些,过去的几年一直在学四书五经,短处就是他并不擅长作诗赋。

  写诗这种东西怎么说呢,规矩是读书人都懂的,要对仗工整,不得失粘出韵,限用韵书上的官韵,用仄起格,诗文中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不庄不吉,更需要引经据典,擅用典故。

  但并不是说知道诗文的格式,就能写出好诗来了。

  有的人有天赋,如梅若初那样,七岁就能写诗,信手拈来,佳句天成,根本不用推敲,便能让人拍案叫绝。

  有的人这上头天赋平平,如卫恕卫奚,写诗上头都不如梅若初,那么就经过时间积累,多读书多思考,像后世写应试作文那样,平时积累的够多,在考试中也能发挥的不错。

  穆二胖在写诗上并没有惊才绝艳的天赋,积累的时间也不多,韵书虽背的滚瓜乱熟,也能做到引经据典和用典,但整体诗文就是有些干巴巴的,不够好。

  当然这个‘不够好’,是对比他的帖经墨义和经义水平而言,真论十三岁的年纪,才读了三年书,能写成这样也已经不容易。

  劳不语还是觉得以穆二胖现在的总体水平考过县试并不难,但既知道了他的短处,也不能得过且过——试帖诗也是后头一系列科考的考试内容,县试考五言六韵,乡试、会试考五言八韵,会越来越难。

  那会儿梅若初和卫恕、卫奚都先后从外地回来了。

  他们腊月二十才走,正月初八前就都赶回来了,而府学也是到过完上元节才开学,他们显然是都挂心着穆二胖要下场县试这件事儿,特地缩短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赶回来的。

  回来后听说穆二胖诗文上有短板,梅若初作为书院里诗文最出色的那个,私下里找了沈翠说话。

  翠微不兴弯弯绕绕那套,但他蹙着眉头,欲言又止的,便是代表他真的为难了。

  沈翠也不催他,只问说:“是关于二胖写诗这件事儿?”

  梅若初说是的,说完又顿了顿,总算问道:“我想问一问,山长有没有……有没有那种本事,可以把我写诗的才华分与寒山?”

  沈翠被问得怔愣,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他在说啥,梅若初便接着道:“就是……我知道山长有一些‘奇妙’的本事,能人所不能。”

  沈翠这就听懂了,梅若初知道自己帮着他转运,便把自己当无所不能的活神仙了,想把自己写诗的天赋分给这上头不出众的穆二胖。

  除去前头还倒霉着的那会儿,他偶尔会表现出几分少年人的稚气,梅若初一直是书院里最稳重、最老成的那个,今遭居然会来问这种像天方夜谭一样的话。

  沈翠忍不住逗他道:“有倒是有,不过你那‘天赋’若是给了他,可还不回去。你往后可写不出那么些好的诗文了。”

  听说还真有办法,梅若初反而不纠结了,坦然笑道:“山长莫觉得我张狂,诗文差一些就差一些,我便努力把文章那些写的更好。综合一下,想来名次上肯定会差一些,但我前头那般倒霉,也从没奢望过什么好名次,眼下已经考过府试院试两个案首,本就是意外之喜。”

  看他真信了,沈翠赶紧正色道:“我逗你的,我哪儿来那种‘本事’?就算真有,也不可能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儿。”

  梅若初面带愧色,作揖致歉,“是我想岔了。”

  沈翠并不怪他,他能看出来梅若初是把穆二胖当成亲弟弟对待,他身无长物,便连自己最宝贵的天赋都想分给他。

  其实说起来,她要真想帮胖儿子走捷径,知道他写诗这块差了点,直接就可以找点现代传颂下来的好诗,只要确定那个诗人在这个架空时代并未出现过,再让书院里的人帮着修改一下,让诗文更符合胖儿子的出身背景和学识,确保旁人看不出来不是他写的,最后让胖儿子一口气背个几百首,那不是更方便?

  她不想而已。

  一路走到现在,系统虽然帮了不少忙,但系统给的从来都是辅助性增益,那些类似提神醒脑、双倍时间的增益若是给到不刻苦、不想学的人身上,保管什么用都没有,所以更多的都是穆二胖自己的努力。

  不论是分别人的天赋,还是走捷径的行为,都是对不起穆二胖这些年的努力,凭空把他看低了去。

  “那样的话休要再说,但是我有旁的想法,正好说与你听。”沈翠道。

  就像后世考生应对后世作文,会特意积累一些名人名言和素材故事,用作应考之用。

  沈翠也看过了穆二胖的县试卷子,还在系统的模拟题库里看了不少题,大概总结出一些常见作诗题目——春夏秋冬、常见花草、当然还有歌颂太平盛世,展现个人报复理想之类的。

  她准备准备让穆二胖每个题目都写一首备着。

  写出来后,书院里其他人也不能直接帮他修改,只可以帮忙提点一下哪里不够好,再让他回去自己想,想出来后他自己修改,再给他们看……

  这样若真的考到了类似的题目,押中了,他临场写诗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

  当然运气不好没押中,提前写的这些就当是锻炼了,怎么也能让他比现在提升一些。

  听她解释了一番,梅若初觉得十分可行,便连连点头,又准备提笔添几个他觉得可能会考的诗题——沈翠拦着没让,怕影响了他的幸运值,就还是让劳不语和卫恕卫奚他们帮着参详,最后一共整理出了将近二十道诗题。

  穆二胖很快开始系统性的写诗练习,他写的不够好,倒是还挺高产,一天就能写一首诗,后头经过书院众人的提点,再自己琢磨着修改上两三天,就能得一首基本让人满意的。

  直到他写完又修改出二十首满意的诗的时候,时间也到了一月下旬,他该回乡考试去了。

  县试需要廪生作保,翠微现在有三个廪生,个个都愿意替穆二胖作保。

  但开考前廪生还必须到场认保,他们个个都在府学里,一来一回要耽误好几天课,尤其梅若初那跟科举挂钩就很有可能会跌的幸运值,也让沈翠不敢放他靠近考场。

  沈翠就没让他们去,说还跟前头卫奚下场时那样,找个县学的廪生作保就是。沈家在县城也有些根基,并不会很难办。

  让书院里的众人都不用挂心,沈翠便带着穆二胖坐上了回永宁县的马车。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这次回县城,沈翠依旧是借了卫家的马车,卫恕还给他们配了信得过的车夫和小厮。

  车夫在这条路上已经来回过好几次,在哪里该投宿、在哪里该绕路,都十分有经验,不用沈翠操心半分。

  加上现在的穆二胖不止让人省心,更知道反过来照顾她,路过茶摊给她买碗茶,路过小吃摊下去给她买份小吃,晚上在客栈住宿,还要叮嘱沈翠把桌子推到门口顶住。

  沈翠作为陪考家长出来的,路上反而被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一路,既好笑又心头发软,再三保证自己都知道的,穆二胖只要接着安心备考就是。

  穆二胖其他书都暂时不用看了,眼下看着的还是已经被翻烂了的韵书。

  路上他也没闲着,依旧在勤勤恳恳的写诗。前头沈翠和劳不语出的那些诗题都已经写完了,但不妨碍他在路上见到旁的东西有感而发,依旧保持一天一首的高产频率。

  不过眼下能帮他看诗的也只有沈翠了,沈翠自己不会写诗——毕竟哪怕是现代人穿越做主角去考科举的小说里,诗文也永远是主角的短板。

  但她鉴赏能力不弱,好歹上辈子在学校里背过那么些名家的千古绝句呢。

  穆二胖写完,她就帮忙品一品,哪里觉得略为欠缺了点,就指出来,让穆二胖自己看着修。

  月底之前,沈翠和穆二胖回到了永宁县。

  从前老听人说故乡情结,沈翠还不怎么觉得,今遭不过离开半年多再回来,倒是颇有些感触。

  县城不大,到了这里便不用马车了,沈翠本想给车夫和小厮找个客栈住安顿。

  但车夫和小厮都不用她照顾,说卫恕早就送过信回来了,跟卫员外说好让他们回本家去歇着。

  等后头看完县试放榜,沈翠准备走了,去卫员外家知会一声就成。

  最后他们还是坚持把沈翠和穆二胖送回到茶壶巷附近,说不把他们安全送到家门口,回去不好和卫恕交代。

  而马车上的行李,他们也说要帮沈翠拿着送去沈家。

  沈翠没让,因为行李本来就不多,除了穆二胖的几本书略有些分量外,其他就是她给娘家人带的小礼物,好拿的很。

  她素来不怎么爱麻烦别人的,车夫和小厮便也没再坚持。

  从马车上下来后,穆二胖抢着把所有包袱都挎上,母子俩就往沈家走去。

  茶壶巷还是那么逼仄拥挤,一路上母子俩就遇到了好几个邻居。

  从前对着他们母子都有些看不上的邻居,最近几年态度变化越发明显,尤其是如今,听说这母子俩在府城生活了,见了他们都笑着上前打招呼——

  “翠花带着二胖回来了啊?哎呦我这嘴,可不能喊二胖了。瞧瞧这孩子,如今跟胖字是一点不沾边儿了。”

  “翠花身上这衣裳也好看,穿着跟画里头的人似的,一点看不出有这么大个儿子了……这是府城里买的?”

  “你们从府城回来咋还带这么些东西?都是孝敬你娘的?”

  过年没能到二老跟前尽孝,沈翠特地写了信回来拜年,也说了个大概回来的时间。

  因此郑氏最近都没做散工,日常在家等着。

  听到外头响起邻居和沈翠的寒暄声,郑氏立刻快步迎了出去。

  迎出去之后,郑氏看到了被热情过头的邻居团团围住的沈翠和穆二胖,她一边直接上手从人群里把他们母子捞了回来,一边笑着打发道:“家里还有正事儿,下次再聊!”

  她性情是出了名的厉害,看热闹的邻居们这才渐渐散了。

  而郑氏也没说错,他们还有正事儿——县试二月开考,眼下正是去县署礼房报名的日子。

  前头信件送到,郑氏已经让沈家兄弟帮着联系到了一位廪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