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世祖

汉世祖 第903节

汉世祖 芈黍离 9484 2024-06-29 10:18

  宋准道:“兵部杨尚书没有上奏,潘枢密认为安西战争已经耗费了朝廷大量兵力与军需储备,分封之议可,但暂时不能扩大对外战争;郭副枢密则认为,南洋的那些蛮夷小国容易征服,当地物产丰富,完全可以因粮食于地,只需遣派偏师即可,作战消耗与陆上是不同的,因此,南洋可略,坚定支持陛下分封南洋……”

  嘴角再度洋溢起少许笑容,嘴里则呢喃了一句:“郭良平,他似乎也坐不住了啊!”

  刘皇帝当然知道,事情绝不会如郭良平所言那般简单,但对其态度以及表现出的这股的精神,还是十分认可的。郭良平,毕竟是当下大汉扩张派的旗帜性人物,也是刘皇帝开拓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刘皇帝对他的欣赏也是发自内心的。

  点着头,琢磨良久,刘皇帝终于问到他最关心的人:“赵普呢?赵普的奏章到了吗?”

  “回陛下,赵相公暂无奏章呈上!”

  第369章 找上门来

  杨业不上奏的原因,刘皇帝能猜得出来,这是个听从号令行事的人,只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影响不是特别恶劣,他是不会像那些人一般咋咋呼呼,贸然进言,对刘皇帝政策指手划脚。

  但赵普就不一样了,这只老狐狸是什么考虑,刘皇帝如今是完全摸不准。事实上,自赵普二度拜相之后,刘皇帝就一直摸不准赵普的心思,或许过去所谓的明察秋毫、洞察人心只是自己的主观臆测。

  但如今,刘皇帝有些把握不住了,赵普这老东西完全以一种有别于过去的姿态重立于朝堂,说他无欲则刚吧,千里迢迢拖着年迈的身躯回京接受相位,本身就意味着对权力名位的继续追求,若说他有其他想法吧,主持改革的这段时间,也确实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了许多事,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把他罢黜差事的勋贵及内外官僚。

  刘皇帝眼中的赵普,身上也仿佛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人捉摸不透。按他的预料,赵普就是上表,明确反对分封,极力劝阻,他都能接受,这种事情老赵当初又不是没做过。但他偏偏,一言不发,赵老相公几句话,是顶得上那御案上一堆奏章。

  思虑着,刘皇帝又不由瞥向御案,那些在他眼中阴阳怪气的进言,实在有如蚊吟犬吠,惹人心烦。刘皇帝并不否认,上奏的人中不乏一心为公、为国为君忧虑的良臣贤士,但这样的人能有多少的。

  更多的,还是一些居心不良、暗怀叵测、推波助澜的小人,当然这只是刘皇帝从自我出发的猜疑揣测,觉得这些人是在和他作对,是在忤逆他的意志。在这群情汹涌中,他再度感受到了皇权遭遇的挑战,或许有人在欺他年老……

  当刘皇帝的思维往皇权、臣权的冲突角力上偏移时,海外分封这件事本身就不是此事的唯一核心了,事情也就有些变味了……

  又沉吟了好一会儿,在殿中气氛几乎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之时,刘皇帝再度开口了,冲宋准吩咐道:“你去找赵普,替朕问两句话。第一,上元休沐,本该食饥息劳,修身养性,奈何群情汹涌,听取一些流言蜚语,便捕风捉影,妄议国政,更有甚者,播弄是非,蛊惑人心,朝廷内部如此浮躁,他这个宰相是怎么当的,就是这样和协群僚的?

  其二,听闻他赵家也有亲旧扈从在海外淘金开矿,不知这些年,收益几何?”

  听取着刘皇帝的吩咐,宋准有些道心动摇,不禁拱手向刘皇帝确认道:“陛下,如此质询?”

  余光扫了宋准一言,刘皇帝背过双手,淡淡道:“也不需你重新措辞,朕怎么说的,你就怎么问!”

  “是!”宋准赶紧应命,不敢再多问,他也看出来了,陛下对赵老相公似乎也有所不满。

  大小二赵相公,官僚与勋贵两大集团的代言人,同时受到老皇帝猜疑……这大汉上层的水,实在有些深,形势之变幻也实在难测,让人胆战心惊,至少于宋准而言,很是长了些见识,也更加小心翼翼。

  “启禀官家,惠妃娘娘殿外求见!”宋准离开后,殿中内侍前来禀报。

  “她来做什么?”刘皇帝眉头下意识地皱起,眼神闪了一下,道:“不见!让她回去!”

  刘皇帝回到御案上,蹙着眉,还是忍不住继续翻阅起剩下的奏疏,不过这一回,他不再关注这些进言的大臣们说了什么,而是费尽心机猜测他们上奏的目的以及字里列间暗含的机心……

  还没有看完一道本章,内侍又来了,战战兢兢地禀报,惠妃不肯离去,坚持面圣。对此,刘皇帝又那么刹那的恼怒,但想了想,还是板着脸道了句:“宣!”

  没过多久,符惠妃走了进来,岁月是把刀,终究无情地在小符脸上留下了诸多痕迹,毕竟也是五十又六的岁数了,几丝白发,几道皱纹,松弛的肌肤,下垂的胸脯……不过,那雍容华贵的姿态,一度让刘皇帝看到了符皇后的影子,心中的少许恼怒也由此散去了。

  惠妃近前,看了刘皇帝一言,矮身一礼,缓缓跪下,然后掏出丝帕,也不说话,就在那里哭……

  这副表现,可把刘皇帝看愣了,但很快便反应过来,表情也再度阴了些。不过,刘皇帝一时间也同样没有作话,只是默默地盯着她,看着她表演。

  女人的哭泣,有时候杀伤力是很足的,至少刘皇帝原本的“心如止水”,被她搞得有些心浮气躁了。终究还是刘皇帝忍不住斥道:“跑到这殿上来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朕还没死呢!等什么时候朕死了,你再来哭丧!”

  面对刘皇帝的“恶”语相向,符惠妃表情微滞,但稍作停顿之后,哭得更大声了,还是一字不出。

  见状,刘皇帝一时间拿她也没办法了,想了想,语气还是缓和了几分,沉声问道:“你究竟想要如何?”

  闻问,惠妃这才停下泪水攻击,仰头望着刘皇帝,凄凄凉地问道:“官家何故如此心狠,竟要我们母子远别,骨肉分离?官家已然夺去我一个儿子了,还要夺走另一个?”

  显然,符惠妃此来,还是为分封之事,并且是为了十五皇子刘晅。符惠妃一共生有两子一女,长女刘葭早就嫁给李继隆了,这些年一直夫唱妇随,李继隆到安西任职,也跟着去了,这常年见不到一面的。

  老九刘曙虽然常在京中,但自开府之后,也过着自己的日子。而最近二十年,真正陪伴着她,也最受她疼爱的,自然是小儿子刘晅了。

  从符惠妃的角度出发,她当然不会理解刘皇帝的一番“良苦用心以及“宏图大志”,只听说要封国,还是封到海外那些环境恶劣、蛮夷扎堆的岛屿上,她便迅速炸毛了。

  这到底是分封,还是流放?刘皇帝何以如此心狠,刘晅尚未及冠,又不像他的哥哥们那般经过事,受过历练,如何能在那蛮荒之所开辟出一片天地来?

  危险、苦楚、分离,当这些元素在符惠妃脑子里盘旋,她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的,直接找到刘皇帝这个“罪魁祸首”,前来之前,还做足了功课,至少找到了刘晅“新韩国”在地图上的哪个犄角旮旯,结果更让她惊怒忧恐不已,这已经不是被流放了,简直是被打下十八层地狱,哪有这么狠心的父亲……

  垂拱殿内,惠妃的哭诉仍在继续,刘皇帝却有些头大了,见全然一副妇人姿态,说这妇人的浅陋见识,刘皇帝很是心烦,更心烦的是,他连“妇人之见”都有些训斥不出口。

  “好了!”刘皇帝再度打断符惠妃,眉头紧锁,低着脑袋沉吟良久,问道:“抱怨了这么多,你究竟想怎么样?”

  闻问,惠妃来了精神,也不再哭泣拭泪了,仰头道:“官家要封国,妾不反对,但刘晅要留在京中地!”

  “呵呵!”刘皇帝闻言,当即冷笑两声:“又要封国,又不肯去打拼,自古而今,可有坐等得到的江山基业?他在京中待着、看着、等着,让别人给他卖命创业,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第370章 其志甚坚

  “那我们宁肯不要这封国、爵位!”刘皇帝一番自认为义正辞严的话对符惠妃显然没什么效果,几乎不假思索,迎视答道:“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惠妃的语气神态,充分表达着一点:对刘皇帝所赐封国,他们母子不稀罕。而这一点,显然有些刺激到了刘皇帝,心中堵得慌,脸色也阴沉着,冷得就像殿外的凉风一般。

  “刘晅呢?他为什么不来见朕?他若是不想就国,为何不自己来找朕,还要劳你这个娘,他是胆怯了,还是心虚了!”刘皇帝盯着符惠妃诘问道。

  闻问,惠妃也是一副刚烈的表现,直接顶了回来,反问道:“他敢吗?官家扪心自问,你口口声声封国之事,听凭自愿,但你真的给皇子们选择的余地了吗?他们即便心存异见,又敢向你提出来吗?”

  “所以你这是代替他们发声?”刘皇帝神情越发冷淡了。

  不过,符惠妃此来垂拱殿,早就做好了大闹一通的准备,不达目的不罢休。别说刘皇帝一张冷脸了,就是双目中真的能喷火,也是不带怕的。

  迎刘皇帝的目光,符惠妃面无怯色地答道:“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也管不了,但刘晅不想远离乡土父母,去海外蛮荒做那所谓的新韩王!我也舍不得,也不同意!”

  惠妃这番话,说得十分决绝,气势也很足,怒目大睁,全然一副绝不妥协的模样。

  见状,刘皇帝终于沉默了,此时的他心中涌动着一股怒火,有心发作,却怎么也发作不出来,因为缺少底气。刘皇帝,还是有底气不足的时候……

  沉思良久,刘皇帝放下手中被他无意识抓得褶皱的奏章,垂首看着依旧一副倔犟模样的惠妃,整个人换了一副冷静的状态,语气平和地问道:“小符,几十年了,你过去在朕面前,也耍过一些小性子,但像今日这般忤逆于朕,还是第一次吧!”

  刘皇帝话里隐隐带着些许回忆与感慨,符惠妃闻之,心中微动,抬眼看向刘皇帝,发现老皇帝的气势已然落了下去。于是,符惠妃也不再怒目相对,微低头,轻叹一声问道:“妾身不敢忤逆官家,今日驾前冒犯,言辞冲突,也只是本着一颗爱子之心,还望官家见谅!”

  当小符说话不那么冲时,刘皇帝也更加心平气和了,看着脸上仍带着泪痕惠妃,叹道:“人母爱子之切,今日朕算是体会到了!只是,刘晅他们同样也是朕的儿子,朕难道就不爱他们?朕难道不知道海外是一片蛮荒,条件艰苦恶劣?朕心中又何尝舍得?

  只不过,有些事,是必需得做一番尝试的,否则,朕死不瞑目!他们身为朕的儿子,就必须承担应有之责任。大汉的皇子,除了享受这无上尊荣,还当体会大悲大痛、大苦大难,这也是好男儿该有的担当!

  似你这般护犊,将之庇护于羽翼之下,不让其经受风雨磨练,如何能够成才成器?你这不是在爱护他,而是在害他!”

  刘皇帝这番话,也算是心里话了,也是足够耐心地想要劝服小符。不过,听他这番话,惠妃的态度依旧是坚定,只是语气不再那么激烈,而是同样平和地反问一句:“官家是真龙天子,有担当,存大志,难道就一定要求所有子孙都和你一样人人如龙?尺寸尚有短长,何况人?官家不觉得,如此苛求子孙,太过勉强了吗?”

  面对符惠妃这么一番话,刘皇帝再度沉默了,许久都没有接话,显然,他有些被问住了。

  随着这一问,二人之间的争执正式放下了,刘皇帝想了许久,不过脑子有些乱的他一时也想不清楚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垂拱殿内氛围冷静得有些尴尬之时,刘皇帝终于开口了,右手有无力地朝符惠妃挥了挥:“你先回去吧,此事,容朕再想想!”

  闻言,符惠妃两眼一亮,当刘皇帝这么说时,透露出的,便是他的态度动摇了。对此,符惠妃当然要乘胜追击,从刘皇帝嘴里得到一句准话,当即道:“官家……”

  当然,此时的刘皇帝既无心也无意再听她说些什么了,直接挥手赶人:“退下!朕要好好想想!”

  “是!”见状,符惠妃还是欲言又止,但在刘皇帝口风松动的情况下,也不好再胡搅蛮缠了。不过,在告退之前,惠妃还是不忘提醒道:“官家若有责罚,妾在春兰殿静候诏旨!”

  对此,刘皇帝又下意识地褶了下眉,并没有作话,符惠妃也不待回音,再郑重其事地行了个大礼,缓缓退出殿去。

  刘皇帝则依旧一副愣神的样子坐在御案后,不知有多少年了,再度有人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不过,此时的刘皇帝,也无心计较这些许了,沉默沉思间,腰进一步软了下去,一副疲惫无力的模样。

  良久,抬手捂了捂伤神的脑袋,撑着案头起身,一步一步,缓慢地朝殿外走去。朝野的议论,声音再大,刘皇帝也可以当作蚊声蝇唱,非议再重,刘皇帝也可以充耳不闻,一意孤行的事情对他而言实在不算什么特殊的情况。

  只是,当然宫廷内部,当他的嫔妃以及寄予厚望的儿子们也表露出反对乃至反抗的态度时,刘皇帝心中是有些“受伤”之感的。

  刘皇帝的心肠一向是很硬的,但那是对待外人、外臣,但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儿女们,心中总是还存有一份柔软的地方。

  而经过此事的反应,这份柔软也将无多少余地,父与子之间的心心相印,终究是一种奢望,作为皇帝,就更显虚妄了。

  刘皇帝当然不是个软弱的人,那些反对与质疑声,带给他的除了深深的孤独感外,便是对此事的重新思考。

  当然,不论怎么思考,分封是一定的,不容更改!他此前不厌其烦、反复阐述的那些理由与目的,并不是场面话,而是发自内心的一项追求。虽然对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帝王而言,谈国家理想、民族未来有那么些不真实,但在被这个世界不断同化的同时,刘皇帝内心深处仍旧存有一些根植于脊髓中的念想,野心也好,奢望也罢,都是在自感时日无多之时,刘皇帝想要给大汉也给他的子孙指出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思虑间,刘皇帝的表情再度坚定起来,朕有这么多儿子,即便有软弱不成器者,但仍有可作依靠的,刘昀,乃至刘曙。就算儿子不行,有孙子,曾孙!

  即便子子孙孙不行,大汉宗亲勋贵,还有亿兆子民,总能出现些英雄豪杰吧!

  不论如何,分封之志,断不可改……

  当然,“符惠妃大闹垂拱殿”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至少此时刘皇帝内心已不再顽固地奢求所有儿子们都追随他的脚步,遵从他的意志,都能闯出一番天地。

  “儿孙自有儿孙福,强求不得,任其去罢……”一缕叹息自刘皇帝嘴里发出,带着少许失望与无奈。

  春日的光芒很淡,照在刘皇帝身上,地上甚至看不出影子,紧了紧身上的袍子,天高云淡之下,刘皇帝的身影越显孤单了。

  第371章 慰问=送行

  刘皇帝这双老腿是越发不中用了,没一会儿的功夫,便站不住了,缓缓弯腰坐下,右肘轻轻地支在地面,以一个侧卧的姿势靠在御阶上。

  “官家!”出神之际,喦脱的声音响在耳边。

  侧首抬眼而望,只见喦脱一如既往卑敬小心的行礼姿态,刹那的恍惚后,刘皇帝恢复了仰面而卧的姿势,轻轻地问道:“向星民怎么样了,病得严重吗?”

  闻问,喦脱赶忙拱手答道:“温国公病情甚重,卧榻难起,据太医说,恐怕就在这两日了……”

  “哦……”闻答,刘皇帝愣了下,方才缓缓应了声,问道:“朕有些记不清了,向星民今年多少岁数了?”

  喦脱不免诧异地看了刘皇帝一眼,要知道,就在去年,刘皇帝还亲自出宫参加了向训七十五周岁寿诞。惊讶在眼神深处一闪而过,喦脱语气平稳地说道:“回官家,温国公今岁已然七十又六!”

  “将近耄耋,也算高寿了!”刘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犹记得,太原起兵之前,向训数百里投军,不为先帝所用,被朕纳入麾下,从此得一臂助,数十年出入禁从,悉心竭力,生死相随;犹记得这只旱鸭子,被朕赶上架去执掌靖江军,为了习练水性,差点淹死,淮南大战,以弱势水军,护看王师后路,连立殊功;犹记得偏师伐蜀,一举荡平川蜀六十州,西南从此而定……

  一转眼,平蜀都差不多有三十年了吧,朕怎么觉得,就好像是昨日才发生的事?

  故人凋零啊!这世间于朕,却是越发寂寞了……”

  刘皇帝一番动情的感慨,昏花的老眼甚至显得有些红润。然而,稍微显得有那么些怪异的是,向训人还没去呢,刘皇帝已经进入到痛失故人的哀伤之中,像念悼词一般回忆起往事,诉说着当初的峥嵘岁月,而刘皇帝流露出的情绪,又显得格外真挚,不似作假……

  喦脱自然不愿意看刘皇帝沉浸在这种负面的情绪之中,忍不住出言宽慰道:“官家,吉人自有天相,温国公是元从功臣,是大汉的柱国,上天也会多加庇佑的,也许过两日就有所好转,亲自进宫来向官家问安……”

  对其所言,刘皇帝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向星民又没什么话让你带给朕?”

  喦脱脸上闪过少许尴尬,不过也不敢欺瞒刘皇帝,低头老实地答道:“温国公已然口不能言……”

  这个回答已然说明一切了,片刻的沉吟过后,刘皇帝坐起了身子,望着头顶泛蓝的天空,长长地叹息一声,吩咐道:“安排一下,明日……,不,今夜朕亲自过府,看看老臣,也算,为他送行吧……

  朕也有许久没有单独与他谈过话了,若是不能言语,或许只能朕说给他听了。

  也不知他现在是怎样一副病态,英雄迟暮,思之实令人感伤啊……”

  “官家!”刘皇帝嘴里碎碎地念道着,还是进入到喦脱有些担心乃至恐惧的状态中,不由轻轻地唤了一句,语气关怀,但更想将刘皇帝从那种负面的情绪中拉出来。

  “朕无事!”不过,刘皇帝终究不是什么脆弱的人,很快就变了脸,面色也变得漠然起来,冲喦脱摆了摆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